网纵论坛

标题: 转载:写给未来宽带运营商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作者: caihongan    时间: 2015-3-29 16:27
标题: 转载:写给未来宽带运营商的一封信

奋斗在宽带运营领域的诸君:

      2015年3月1日对大家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意味着太多的开始和太多的结束。根据工信部2014年公布的《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方案》,从2015年3月1日起,除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国家队之外,民间资本可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市场准入门槛瞬间降低,宽带运营商将会实现扩军。因为颇为熟悉这个行业,不停的被朋友要求讲一下宽带运营,也有很多身边的朋友跃跃欲试想加入这个领域。于是萌发了写封信的念头,给这些熟悉的朋友和那些从没谋过面的朋友,因为信的形式比之文章,更能让我说得肺腑,大家看得澎湃。




春天真的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从邮电分家和电信分拆开始,三家电信运营商分分合合,一直在重复着零和游戏,外来力量从来没有真的进入这个垄断领域。宽带运营的放开,有人类比虚拟运营商的牌照,有人类比铁塔公司的成立。虚拟运营商到目前这个时刻,吹了无数牛皮,其实还称不上运营,停留在转售阶段而已。在宽带领域,以SA转售带宽形式存在可以追溯很久了,实际上不具有可比性。我个人的观点,倾向于相信这次的放开,更像宽带领域的铁塔公司。他们的相同点是都具有一定的资源属性,在某些情况下还是独占的,比如对铁塔的独占性和对小区接入的独占性。所不同的是铁塔是一个国家控制的国企,资源有统一的入口,而小区宽带资质申请目前已经超过1000家,如果全部批复,势必形成跑马圈地的局面。

短时间内占有的驻地网范围,直接决定了未来在业界的地位或者说势力范围。如果5年10年之后回望这段历史,会有很多人痛心疾首,当初都干嘛了.....  

春天不播种,秋天哪里来的收获?




宽带运营的三大阵营

      按照习惯的划分方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总是被摆在批判的神坛上,可在宽带领域,格局并不是这样。


  拥有互联网内容、骨干传输和驻地网三要素,可以完成全路径的内容端到端应用交付。从规模、质量和能力上,中国电信显著领先,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对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统治地位,他们从来没有任何的怀疑,甚至有点小狂妄。除了担心互联网厂商把自己管道化,似乎管道还是坐得很牢靠,从来不会觉得是不是有一天管道都没得做。


      都在全路径的三个要素上或多或少有短缺,但是规模上都有覆盖全国骨干的传输能力。把中国移动放在这个位置,会引来诸多的不服气,但是在互联网领域移动真的是后来者。从来不会有人怀疑移动在设备和线路上的投入,但是IDC先天不足,即使拥有更多驻地网,也无法完成端到端的全路径交付。而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移动集团的规划却按照强势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在努力,没有想办法过渡,两者的剪刀差是造成移动到现在本网率和用户满意度始终无法提高的症结。而民营的鹏博士,则从来都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网络结构设计面对现实,走出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投入和带宽成本控制道路。不管是从用户量,还是盈利能力上,在这个层面鹏博士完胜移动。移动内部其实有个好老师,就是铁通,因为铁通一直是站在弱势运营商的角度来规划和优化他们的宽带网络和运营能力的。可是让移动掉头向铁通学习,还不如指望他学鹏博士。

      广电系的情况比较复杂,各省发展极度不均衡,驻地网运营水准差距很大。不管是用户量还是骨干网关键指标,都有数量级上的差异。但是广电一直缺乏一个有效的骨干传输,这一点上先天弱势,无法完成全网一盘棋的内容分布和运营。广电对终端用户的渗透能力无出其右者,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原始内容资源。大家梦寐以求的,正是他们在浪费的。你是跑马圈地,别人却有火箭,说不定哪天国网公司给力的话,火箭就发射了。

      方正宽带做驻地网历史也不短了,网络结构和运维水平是民营宽带里最接近鹏博士的一家,只是IDC和总体规模上有些差距。北大的背景及其带来的企业风格让他们不够锐利。世纪互联收购艾普后,到现在还没有有效的融合策略,他们整合后具备了鹏博士的所有要素,一切都值得期待,也许只是需要一个有执行力的明白人。实在不好说赛尔是否应该属于第二阵营,他有骨干,有驻地,但是没内容。各个大学的驻地网建设五花八门,无统一行动,看得见的未来之内,他们注定还是分散的,在商业上难有建树,或许这也是CERNET的初衷。作为一个CERNET老兵,略有心痛。

      鹏博士可以做第二阵营的楷模,大家的努力目标都是争取建立满足三要素的端到端应用交付能力。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机会大于困难,不过,5年后的格局,就能看出今天这个阵营中的这些企业在抓住机会和解决困难方面的功力。


      受到此次松绑鼓舞最大的,非第三阵营莫属。他们可能是之前包租公一样的黑宽带,可能是有ISP运营牌照的较大运营公司,也有付出高昂代价租用别人牌照的挂靠公司。他们的驻地网小到100户,大到几万户,主要的单体规模在5000户以下。成分复杂,能力差异巨大,但他们是最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没有背景,没有雄厚资金,甚至得不到设备供应商的尊重,这些都不能阻碍他们前进的脚步。国家这次放开,毫无疑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由于个体规模的差异,他们的网络情况五花八门。有运营商下来的准正规军,也有深得土炮文化熏陶的游击队。盗版和二手横飞,合法与非法一色。可是又有哪个民营宽带商不是从这样的崎岖之路走来,谁也没办法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或许代表着最后一公里的未来。   

      第三阵营看上去分散和弱小,但如何有效地团结第三阵营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在自己赚钱的同时,输送合理的利润给触角末梢的这群同盟者,是第二阵营甚至第一阵营在接下来5年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第三阵营不是利益的掠夺者,而是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者。电信联通利用SIG之类设备片面打压的方法显然不可取,但是各家带宽和资源情况不一,如何能让他们用好用足,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技术难题。谁题解的好,谁将拥有这个未来。




真宽带?假宽带?

      自有民资参与宽带运营以来,所谓"假宽带"的帽子一直就不停地在空中飘荡,时刻准备扣在大家头上,甚至扣过中国移动和铁通。带宽是物理传输载体,真正影响网民网络使用感受的是内容的交付速度。内容的来源在早期主要是数据中心,P2P技术兴起后用户自身也可以相互提供内容。在HTTP重载应用为王的时代,CDN和缓存的输出将数据中心的集中数据下移,形成诸多所谓"内网流量",这些并不是什么"假宽带",而是网络结构和应用交付形式的变化。如果网络使用感受有问题,需要询问运营商,DNS等关键配置是否有问题。电信联通1M的宽带,如果内容都交付在数据中心,那么看电影的感受一定差的很,而有缓存调度能力的小区宽带反而会有秒开的感受。而对于严重依赖远端资源的实时应用,比如网络游戏,小区宽带不加优化则往往有卡顿,这需要小区运营商出口的深度优化来解决。

      在宽带网络优化中,重载应用从来都是交付的难题,特别是随着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把视频应用作为HTTP应用重头戏之后。在HTTP轻载应用的时代,P2P只要封杀让路就好,电信联通占有的IDC优势被无限放大。视频风潮涌来,用户视角的内容交付优化发生了较大改变,视频秒开成为用户衡量宽带质量的一大直观参考。因为IDC都在远端,考虑到骨干网延迟,不完整考虑三要素的相互作用,简单建设IDC和投入CDN的手段显得原始而幼稚。但是这个恰恰给第二第三阵营的运营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通过变换技术手段来弥补自己资源面的不足。内网资源、本网率、复用率,这些技术指标的提高,在一些脑残媒体的眼里,都变成了"假宽带"。

      看来全民需要一个宽带扫盲PPT路演,另外一个版本的"穹顶之下",套个时髦的词语"棱镜之下"。

   



宽带运营的技术演进

      在这个讲情怀的时代,一切技术的文字都被视为粪土。不过既然说到宽带运营的未来,核心的技术演进还是要简单提几句,情怀大师们请跳过。


      应用从数据中心到用户端,需要穿越数据中心出口、城域网出口和企业出口三个拥堵点。传统上,应用交付、流控、上网行为管理三种产品在处理三个点上的问题。随着互联网交付内容变的更加复杂,结合了应用路由、DNS调度、Tracker调度、CDN和缓存五个子系统的全网互操作应用交付变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

       影响宽带骨干网应用交付能力的最核心应用是两种:重载应用和时间敏感应用。视频、音乐、大文件下载都属于重载应用。游戏、网页浏览、直播等属于时间敏感应用。重载应用所仰赖的除去骨干网带宽和健壮的IDC,对如何抵近交付是很大的挑战。在最接近用户的地方交付资源,更大程度上节省中间的带宽和延时,是这类交付的核心诉求。而对时间敏感应用,如何控制干路丢包、应用路由和牵引,合理调度DNS和互联网公司的Tracker是主要技术手段。


       抵近交付重载应用,所依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CDN和缓存。因为技术相似性,业界很多人,包括很多厂商的人,都搞不清楚这两种技术的场景有何不同。CDN是从服务提供商角度延伸出来的技术,主动自上而下同步下发为主,想要运作的好主要是要依赖CDN子系统与DNS子系统、Tracker子系统的良好互操作。缓存则是从用户视角,自下而上的行为,用户要什么我优化什么。缓存不要求DNS和Tracker的互操作,但是规模最多到城域网出口。

      简单说,第一阵营需要CDN,第二阵营CDN和缓存都需要,第三阵营则是缓存的天下。缓存不是"假宽带",他是应用从数据中心向用户侧的下沉,是最佳的重载应用交付形式。


      对广大第三阵营来说,不管是从成本还是规模,不可能重复第一第二阵营的建网方式。初次拥有成本低、可扩展、方便维护,是选择接入方案的前提。大部分都是从100户做起,直奔5000户而去,不能接受反复推倒重来。一个可升级到单体5000并发用户级别的运营级网络,需要BRAS/BAS、流量控制、防火墙和认证计费。为对接多家运营商的低成本上行带宽,又需要强悍的负载均衡能力。如果要无线需求,还需要支持webportal。同时,公安82号令的防火墙日志和应用层日志要牢记心间,不要还没开门就被查而直接关门。除此之外,忘了任何安全功能,无用且累赘。

       第一第二阵营的兄弟们,可以掐指一算,这些设备按照你们习惯投资成本,ME60、Radius、5680T、ONU、流控、防火墙、施工...,需要一户多少钱?听听大家的答案。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第三阵营的建网成本,必须控制在第一阵营的1/2以下,否则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互联网与宽带运营   

      北京最新的三大傻是大数据、O2O和互联网模式。互联网与宽带运营结合的流量变现,是集三大傻于一身,差不多算是最傻之一了。所以,对初次接触运营的人,一定不要急于接触流量变现。原因有三,其一,较大的用户规模是流量变现的基础;其二,流量变现多多少少会影响用户感受;其三,水深水浅差距很大,度不好掌握,容易前功尽弃。所以,对初次接触驻地网运营的‘新警察’来说,三年内最好远离这个领域。如果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可以多多研究设备日志,特别是URL日志,进一步激发自己的求知欲。     

    对第二阵营的运营商来说,流量变现会变成一个常态,请善用自己的日志数据。电信联通天天喊智能管道,移动则试图在做统一DPI,都没形成真正的生产力。互联网厂商的钱,天天在管道中汹涌流过,也不见他们可以赚到几毛。事实上,有无数的三大运营商的关口,存在着这样的设备,经常被大家投诉的广告弹窗就是一种极端表现。

    流量变现包括广告植入、用户数据挖掘、流量引导和模拟点击等不同手段,每IP每月收入从一毛到几十块不等。这个领域光怪陆离,从合法到非法,从富豪到监狱,应有尽有,满足您的一切梦想。




小型宽带运营商养成路线图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加点儿硬货:在这个宽带运营的春天来临之际,在这个行业还处在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的时候,作为从零开始的参与者,如何快速稳妥的进入这个领域,分享宽带运营和"互联网+"的成长之梦,我们为一个小型驻地网经营者绘制的大致路线图如下:

1)          注册公司,申请资质(可选,你懂的),选择资源优势,可以控制的物业资源;

2)          根据户数评估投入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低成本接入解决方案,从实践来看OLT/ONU覆盖和出口一体化方案是最佳性价比,然后购买设备施工;

3)          在当地第一阵营运营商带宽中选择一家质量好,服务相对弱势的大运营商合作出口带宽;

4)          第一批发展用户可以用PPPoE转发方式,使用出口方的帐号,借助其品牌和力量迅速发展壮大自己的网络规模;

5)          当用户超过200户之后,可以开始放出自己的帐号,进一步降低成本,引入第二阵营中一家的资源带宽,启用应用分流,交付重载应用;

6)          用户超过1000户之后,开始全面废弃PPPoE转发,换装自己的帐号,自建视频缓存。

      发展到1000户,大家就有两条路可选,继续冲向5000用户,还是被更大的运营商收购,就看大家的志向了。每个千户规模的小驻地网,就是个年产利润几十万的袖珍小煤窑,想做煤老板的就抓紧吧。反观第一第二阵营的运营商,应尽快扶持更多的小运营商,根据自己带宽和资源情况评估自己的地位,用小运营商的资源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业和投资问题,快速发展用户。


      罗罗嗦嗦写了这么多,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看懂,国家放开宽带运营,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快用善用。看到这封信的时间有早有晚,希望在任何一个时刻回望,哪怕是十年之后,对大家还有参考价值。

                                                                                             2015年3月

兄弟们,春天来了!东风吹,战鼓擂,我是农民我怕谁? 通过产品技术流控大师缓存大师WIFI大师)与模式创新,经营好最后几公里属于我们的地盘,为《宽带中国》加油!







欢迎光临 网纵论坛 (http://v.netzon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